网传“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color=rgba(0, 0, 0, 0.9)]该“自救手册”对新冠症状进行了用药指导。例如,小孩体温超过38.5℃时,交替服用布洛芬、乙酰氨基酚两种退烧药;出现眼睛痒、发炎症状时,可能是感染了新毒株引起的结膜炎,可以滴一些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缓解不适;腹泻不止时,可以服用蒙脱石散,短期内能够缓解症状;胸闷喘不过气,可以吃一点维C……
[color=rgba(0, 0, 0, 0.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李冉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一手册并不科学。“不建议交替服用退烧药,发热时多饮水,避免脱水。此外,这个季节,出现眼睛痒的症状需要鉴别是不是过敏所致。而病毒性腹泻不建议使用止泻药,可以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类的药物,口服补液盐。”
如何区分“二阳”与甲流?多名临床专家详解近日,在网上声称自己“二阳”的人变多了。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会加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趋势吗?许多人疑惑,如何甄别甲流、新冠和普通感冒?是否存在“双重感染”的可能性?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广州专家表示,目前在门诊接触到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多是“首阳”,“二阳”仅为散发病例,且“二阳”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较上一次感染更轻。此外,甲流患者临床表现更重,有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专家提醒,因为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同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理论上存在双重感染可能性,因此市民朋友不可大意,需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做好日常防护工作。来源 | 综合健康时报、广东健康头条